“范文大全” 倡议书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0-01-31 来源:倡议书 手机版

  清明节就要到了我们提倡文明祭扫,以下是文明祭扫的倡议书,欢迎阅读!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中华民族一直有祭奠先人、缅怀逝者的传统,为倡导文明、平安的祭祀理念,巩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良好成果,市文明办特在2019年清明节来临之际向广大市民朋友们发出倡议:

  摒弃陋习,文明祭扫。树立文明祭扫理念,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倡导鲜花祭祀、植树祭扫、网上祭祀、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方式寄托哀思,通过献一束花,植一棵树,写一段往事等文明方式缅怀先人,告别祭扫陋习,做到不随意在主街路焚烧冥纸冥币,做到自觉清理焚烧后的纸灰和杂物,营造文明祭扫的社会氛围。

  合理安排,安全祭扫。要增强安全意识,服从公安、城管和殡仪场馆等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引导,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祭扫秩序,到指定地点进行祭祀活动,严防火灾和挤踏等事故的发生。要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避开高峰日和高峰时段,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出行,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厚养薄葬,传承美德。倡导长辈在世时,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后,从简治丧,做到送葬过程中不撒纸钱、不放鞭炮,选用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不修大墓、豪华坟。

  广大市民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文明、安全的祭扫方式缅怀先烈,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文明和谐乌兰察布作出积极贡献!

  乌兰察布市文明办

  2019年3月29日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

  清明节将至,在这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倡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现代殡葬祭祖新风,确保清明祭祀活动有序进行,特向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转变观念,文明祭祀。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俭祭奠,摒弃扫墓祭祖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提倡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祀、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现代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二、传承美德,厚养薄葬。提倡长辈在世时子女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时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做到丧事从俭、文明办事,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禁用明火,安全祭祀。严禁携带火种、火源进入森林区,禁止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严防发生森林火灾;在公墓、烈士陵园等场所祭扫时要自觉遵守秩序,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到指定地点祭祀。

  四、错峰祭扫,确保有序。清明节是上坟扫墓的高峰期,人员和车辆尤为集中,最好避开高峰,错开时段,防止车辆拥堵,严防交通事故,同时提倡骑车、步行或乘坐公交出行祭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五、树好形象,倡新风尚。要移风易俗,文明祭奠,不在街道、公园、广场、十字路口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不影响他人正常生产生活,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共青团员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做“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自觉以文明安全形式进行祭扫、祭奠。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讲文明、树新风,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活力的陕西东大门作出贡献。

  20xx年3月24日

    相关范文推荐
    • “安全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少不了扫墓这个习俗,但是现代社会提倡安全祭扫,绿色清明,以下是“安全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欢迎阅读!  “安全祭扫,绿色清明”倡

    • “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倡议书

      清明节我们通过祭祀来缅怀先人,但是我们也不能破坏环境,以下是关于“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倡议书范文,欢迎阅读!  “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倡议书  广大

    • 社区保护环境倡议书

      下面是关于社区保护环境的倡议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社区保护环境倡议书  各位尊敬的社区居民们:  大家好!  随着社区的人数增加,我们的海孜社区也不断的繁华起来、热闹起来。但还是有一个让人

    • 社会实践活动倡议书

      下面是关于社会实践的倡议书范文,欢迎参考!  社会实践活动倡议书  社会实践活动注重于实践和学习,这是一个让我们开阔眼界、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在整个过程中,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品德,增强集体主义观

    • 绿色出行倡议书精选

      下面是关于绿色出行倡议书范文,仅供参考!  绿色出行倡议书  城市的发展令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车辆剧增带来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道路拥挤、洗车用水消耗过多等问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