詟栗的拼音
zhé lì
zhé lì
恐惧;震慑。 唐 柳宗元 《晋问》:“貙豻虎兕,奔触讋慄,伏无所入,遯无所脱。” 宋 汪藻 《镇江府金山神霄宫碑》:“蛟龙讋栗 江 神虔,惊涛弭伏云海鲜。” 明 谢肃 《樗舍记》:“及皇 明 聿兴,天戈一麾,四海讋慄。” 章炳麟 《<张苍水集>后序》:“羣虏讋栗丧气而不敢动。”
相关范文推荐
文章草的拼音wén zhāng cǎo 文章草的意思中药名。即五加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五加》:“ 蜀 人呼为白刺。 譙周 《巴蜀异物志》名文章草。有赞云:‘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是矣。”参见“ 五加皮 ”。
卷土来的拼音juǎn tǔ lái 卷土来的意思见“ 卷土重来 ”。
排困的拼音pái kùn 排困的意思排斥困辱。 汉 桓宽 《盐铁论·本议》:“排困市井,防塞利门,而民犹为非也,况上之为利乎?”
袴衫的拼音kù shān 袴衫的意思指袴褶。《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小儿奴子,并青布袴衫。”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于闐国 ﹞其俗妇人袴衫束带,乘马驰走,与丈夫无异。”
余杯的拼音yú bēi 余杯的意思指未喝干净的酒,残酒。 唐 杜审言 《宿羽亭侍宴应制》诗:“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餘杯。” 唐 杜甫 《客至》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