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18-06-04 来源:调研报告 手机版

  社会保障是国家的一项基本经济社会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稳定石”和“调节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也是实现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动全岛开放开发的支撑。为了加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助推平潭“后大桥时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根据政协工作安排,县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一)以维持最低生存为目标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一是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我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基本实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深入。我县低保制度从XX年开始全面启动,至XX年4月底止,工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有7489户、16622人,全额低保的对象(五保户)1958户、2541人。月发放低保金111.105万元,人均月补差51.56元,全额补助对象人月均100元。城镇低保从1998年试行以来,低保对象已扩展到611户、1831人,低保标准单人户为155元,多人户为145元。月发放低保金12.998万元,人均月补差70.99元。二是各种救助制度全面实施。我县高度重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建立实施了多项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卓有成效,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家庭医疗救助标准,将农村低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50%,五保户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救助标准提高到80%。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社会救助不断推进,落实了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济适用房和政府廉租房正在积极筹建之中。

  (二)以维持温饱水平为目标的社会保险逐步完善。截止XX年4月,全县养老保险参保单位852家,在职缴费职工9999人,退休职工5432人,养老基金收入944万元,支出168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8556人,基金收入32.88万元,基金支出26.47万元,历年滚存节余161.93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190个,参保职工7249人,基金收入18.8万元,历年滚存节余208.2万元。医疗保险参保职工1927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00.87万元,支出274.78万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28638人,累计节余540.78万元。机关社保共有投保单位290个,在职参保人员7262人、离退休人员3235人,实现基金收入312809万元,历年滚存节余4594.61万元。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新农合工作运行平稳。

  (三)以提高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稳步推进。一是切实落实五保供养。将全县2541名五保供养对象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切实加强老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慈善援助网络建设,积极推进光彩事业,逐步规范捐赠行为,积极做好儿童援助中心、养老院的前期工作。三是全面落实优抚抚恤新机制。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对重点优抚对象实行了“一免三减”的优惠政策。

  二、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保险扩面尚有空间,统筹基金征收不足。由于进城务工、自由职业人员不断变化,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社会保险认识不足,参保意识不强,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工资逐年增加,而我县医保基金仍按几年前的最低标准征收,造成医保基金征收不足,面临较大的赤压力。

  二是参保单位漏报、瞒报、少报工资金额现象仍然存在。由于稽查力度不大,而被查单位普遍存在抵触情绪,稽查工作难以到位。

  三是养老金倒挂现象较为严重。以我县参保的差额拨补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例,共有该类单位85个,倒挂30个,倒挂面达35%。

  四是劳动关系不稳定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劳动关系、工伤认定、拖欠工资等引起的劳动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

  五是城乡低保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实难,动态管理难度大。居民家庭收入的核实工作非常困难,尤其是隐性收入的核实更是难以入手。在入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能如实提供实际、隐性收入情况,给审批工作和补差标准的确定带来困难。2、低保金发放时间持续较长。个别乡镇的低保金财政部门一般在次月才能拨入民政部门的帐户,民政部门拨到各乡镇约需一周时间,各乡镇将保障金全部发放到低保户手中也需要一定时间,削弱了低保金保障功能。

  六是工作力量薄弱,人员编制过少。从我县劳动社会保障、民政、卫生等部门专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人员普遍偏少,多数依托于村委会和社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如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定编3至5人,在编人员只有1人,抽调人员1人,却要负责对全县近千户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疲于应付。乡镇没有固定从事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七是工作经费不足且缺少必要的装备。近年来,社会保障工作日显重要,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相关工作经费却严重不足,装备较为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第一,要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当前的重点,在于积极扩大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研究建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解决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和转移接续问题。第二,要坚持“低门槛进入,分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城乡居民的缴费能力,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第三,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在制度设计中,破除城乡户籍限制和职工身份限制,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全覆盖。

  (二)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第一,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要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逐步将破产、改制集体企业职工、失业人员、无就业能力的城镇居民以及农民变市民人群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重点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并积极探索灾民变市民、农村五保户变市民、农村退役士兵变市民机制。要切实做好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未参保超龄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三是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在缴费方式上,可设计多种方式供农民选择,如按月按年缴费,一次性缴费,或丰年多缴、欠年少缴、灾年不缴等。逐步推行老年农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对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农民,建议每月由财政给予一定的社会养老补贴。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换社保的新机制,鼓励农民自愿交出土地使用权,把土地使用权让给村集体用于开发,其收入首先用于给出让土地的农民提供终身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第二,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扩面以新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并将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围。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完善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和诊疗项目管理办法,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深化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争取把目前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没有覆盖的城关居民纳入医保体制。三是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按照“大病统筹,兼顾门诊”的原则,逐步扩大慢性病补偿种类,提高慢性病门诊治疗报销标准;适当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残疾家庭成员住院费报销比例;取消特殊群体(五保户、特困户、优抚对象)在各类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门槛费。

  第三,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规范工伤医疗服务,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积极推行工伤医疗协议管理,进一步加大建筑、化工、危险品等高危行业工伤保险强制执行力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生育保险制度建设,使女职工生育权利得到保障。

  第四,研究解决社保体系中的难点问题。一是逐步做实个人帐户。针对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和个人帐户透支问题,深入研究养老金隐形债务分类偿还问题,积极探索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并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和运作实行全面和全过程的外部监管。二是统一同类企事业单位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实行同类企业按照统一的缴费工资基数和规定的费率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核定递增的缴费工资基数。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第一,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要注重推行分类施保,并将低保制度与教育、医疗、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和促进就业的政策相结合,使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援助。二是拓宽农村低保覆盖面。重点保障孤老残幼、贫困家庭、贫困人口。三是保证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要进一步完善低保评议、动态管理和信访督查制度,积极推行社区低保听证制度,强化监督,真正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第二,不断完善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帮助群众解决突发性、 www.fwdq.com 暂时性困难;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特别要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完善教育救助制度,适当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继续落实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强化就业援助制度,开展多层次的就业职能培训,实施创业税费减免,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法律援助机构,对经济困难的城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方面提供无偿咨询、适当免费的法律服务。

  ——不断拓展覆盖城乡的社会福利体系。

  一是不断健全社会福利发展机制。牢固树立社会福利社会办的观点,把社会福利作为一项全民化的工程,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部门具体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市场化福利服务供给,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惠及外来人员的新格局。

  二是努力提高机构福利服务水平。加大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加快综合性社会福利院、老年福利院、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保障和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社区福利服务水平。整合现有社区服务资源,建设社区福利服务中心及其信息平台,链接相应的福利机构,逐步形成功能完整的社区服务网络。全面实施社会养老服务工程,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为着力点,推行以社区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方式,实行无偿、低偿相结合的医疗、家政、维修、法律咨询、情感慰藉等社区服务。

  四是完善公共福利制度建设。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社会慈善类民间组织,建立慈善组织行业自律机制和评估机制。健全残疾人福利政策,落实残疾人优惠待遇。加快建立廉租住房制度,推进首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城区“双困”家庭和农民变居民的住房问题。

  ——积极探索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领域。

  一是大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基金,尝试建立便于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机制,并进一步搞好农民工养老保险与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衔接。开展进城务工农民服务管理试点,建立进城就业农民服务中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二是合理设置社会保障项目。按照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合理设置、归并社会保障项目,明确各种社会保障之间互联互动的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建立起各种社会保障间互联互动的制度和部门间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以及资金交流平台。

  (三)完善社会保障配套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第一,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法制化。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加大对保障政策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加强对企业支付工资、签订合同、缴纳社保等情况的监管,及时纠正损害职工利益的违法行为。

  第二,努力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综合现有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服务组织及其运作情况,建议进一步加大我县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形成以国家办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服务为依托、家庭服务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同时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努力实现社会保障服务的信息化,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服务工作效率。

  第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加大政府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改革步伐,打破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要根据经济成份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实际情况,及时把外来投资企业、新兴行业纳入覆盖范围,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三是改革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催收力度,强制企事业单位为职工“买保险”。四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稳定机制。扩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比重,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住宅的质押、流转换保障、换救助的机制。五是充分发挥隧道业、海运业、商贸业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和优势,吸收更多的捐助资金,培育更加广泛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第四,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各项配套改革。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能“单兵作战”,而有赖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一是深化户籍改革,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制度,消除城乡居民待遇的差别。二是提高统筹城乡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水平,健全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就业失业登记和职业培训。三是深化完善征地制度改革,把握我县开放开发过程的城乡土地一体化发展方向,逐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标准。四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控制机制,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四)加强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领导

  ——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合力。

  充分发挥由税务、财政、工商、建设、审计、建设、质检、国土资源、安监等部门的作用,协调解决社会保障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社会保险欠费企业档案,签订补缴协议书;加大执法,对不履行缴费协议的依法强制执行;加大审计力度,对出口退税的欠费企业,财政从退税中直接划拨到养老基金帐户;欠费企业不能享受扶持政策;工商部门可把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作为年检的条件;质检、工商、建设、税务和劳动保障相互联动把企业是否参加社会保险作为评选企业信用等级的条件;对拖欠社会保险的企业,国土资源部门控制用地指标;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积极开展代表、委员调研视察等活动。通过整合社会力量,推动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顺利开展。

  发挥工作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纳入乡镇、村居工作的考核范围。县直有关部门各内部机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强化社会保障意识,使社会保险的相关政策、知识深入人心。

  加大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向各单位免费赠阅劳动保障信息、举办法规政策培训班、送法进企业、设置宣传站、开展定期和定事(主题)相结合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各界了解政策,引导企业经营者关心支持劳动保障事业,引导职工合理表达诉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报纸、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督,对于违法乱纪、侵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企业和个人,适当予以曝光,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社会保障工作奖惩机制。对社会保障工作做得不好的企业及企业家,实行评先树优一票否决,使按时足额缴纳各项保险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行社会保险预警制度。对于欠缴社会保险达到警戒线(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企业,进行警告,规定缴费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缴纳的,作为重点的执法对象,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督促其及时缴纳社会保险。

  ——加强社会保障、民政部门能力建设,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

  社会保障工作群众性强,特别是社会救助工作面对的都是困难群体,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要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工作和服务水平。要学习商业保险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建立社会保险方便快捷的查询系统,健全面向基层的服务网络,使社会保障工作公开透明。要实现劳动保障工作的重心下移,改变“救火式”的工作方式,以主动出击、主动服务为主,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社区和基层群众中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地把劳动保障的政策带下去,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带上来,成为人民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使社会保障工作起到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满意度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2)

  这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或疑虑,也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解释。

  ,"民生"成为中国网络的第一关键词。岁末年初,我们预言了这个关键词在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可能。

  ,住房、医疗、教育、就业,以及又一次被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农民工群体,这些最受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有各项政策预示的好前景,也有怀疑这些前景的坏预言。

  我们无法不对现存的问题和各种矛盾心存担忧与疑虑,但我们对这个已然强势复苏和正在努力转型的国家满怀信心和期待。

  这个国家会更好吗?我们的生活会更好吗?让,让时间和现实,来检验我们的预言。

  房价会降吗?

  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度坚决,但如果不深化房改,调控恐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地价、高房价的问题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朱文强孙晓青

  房子,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归属感。

  过去的一年,这种归属感在房价的不断攀升中,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心结。

  今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这项被称为"国十一条"的地产新政开始为火爆的房地产市场降温。

  ,中国房价将何去何从,政府、地产商、百姓之间的博弈必将引人注目。

  坏预言:高地价高房价或将持续

  高企的房价显然已经超出了中国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

  末,针对各地房地产市场上演的"地王频出"、"量价齐升"、"一房难求"等火爆场面,国家连续出台了包括税收、土地等多个调控政策,政策收紧倾向明显。

  "这一次跟XX年新老国八条调控很相似,当时的结果是房价依然上涨。"中原地产华北区总裁李文杰说,"如果不从深层次找原因,高地价、高房价问题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仍未触及到行业根本的发展理念。发展房地产业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其次才是投资,这就涉及住房制度的改革,如果不改革,恐怕调控难以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根本问题。

  今年1月发布的《浙江省房地产业发展报告》预计,浙江省房地产市场价格非理性上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但由于高企的地价也缩减了房价下调的空间,房价将在高位运行,也可能出现局部性、阶段性小幅回落的现象。

  针对当下海南房价的爆炒,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海南很危险了,93年的房地产泡沫破灭让海南很长时间恢复不了元气。而这一次,如果再不吸取教训,则很有可能会悲剧重演。"

  童悦仲同时指出,开征物业税是遏制高房价的有效方法。今年1月,北京市地税局负责人透露,北京最早明年底开征物业税。不过也有人担心物业税反成助涨房价的推手。

  好预言:"住有所居"的梦想渐进

  你会买房吗?

  《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住房问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8.4%的参访者在有购房计划,明确表示不买房的占35.2%,剩余的46.4%选择了观望。

  高房价成了人们踟蹰不前的主要原因。在房价高企之下,是老百姓期望"住有所居"却无力承担的现状。

  小康住房调查显示,中国百姓认为能够真正抑制房价上涨的因素是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其比例达到参访者的70.1%。

  近些年政府一直都在推行保障性住房制度。,中央投入493亿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较上年增长了171%。《住房保障法》的起草也引人关注。有消息称此法已形成内部法,其核心内容是解决"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需求;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经适房将由现在的全产权变更为购房者与当地政府共享产权。

  还将有约600万套政策性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今年1月,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表示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城镇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我认为'住有所居'这一目标是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的。"姜伟新说。

  国土资源系统加大了房地产的土地供应。我相信这些措施实施之后,房地产价格会平稳下来。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

  我估计的房价至少能上涨5%,这个水平是比较合理的。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

  13城市保障性住房

  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no.1郑州

  no.2广州

  no.3杭州

  no.4上海

  no.5武汉

  no.6重庆

  no.7北京

  no.8合肥

  no.9呼和浩特

  no.10成都

  no.11西安

  no.12昆明

  no.13海口

  新医改下的复杂棋局

  新医改方案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但同时,由于医改具有的复杂性,新医改必将面临一系列全新的挑战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谈乐炎

  看病难,看病贵!这是中国老百姓多年来的抱怨,像祥林嫂的絮叨,急切而又无助。

  4月6日,新医改方案出台,各级政府将在3年内投入8500亿,重点抓好五项改革: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以及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然而,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初进行的"小康公共服务调查"显示,对于新医改,多数参访者持"观望"态度,其比例高于"有信心"和"认为实施比较难"。

  坏预言:根治"以药养医"前景不乐观

  今年2月2日,xx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由各省(区、市)分别选择1至2个城市或城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一年前,xx在与网友交流时曾坦言:"医疗改革中我认为最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公立医院的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革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

  近些年来,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加之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医院支出的90%以上依靠收费获得。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必然导致"大处方"屡禁不止。

  对此,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认为,公立医院改革中,如果只一厢情愿地推出零差率政策而不能解决好医务劳务补偿问题,那么情况可能会更复杂。

  刘国恩表示:"短期内还很难找到更合适的医疗支付手段,目前按项目收费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医疗补偿机制。"对于新医改应对"以药养医"的新思路--药品零差率政策和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药品零差率没有取消政府的不当管制,对于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制度框架,新医改也没有描绘清楚。由于药品政策仍旧不确定,因此其效果也不容乐观。

  好预言:基层"小"医院有望见到"大"医生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深化改革将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全国人大代表、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志全说,新医改对城乡统筹的贡献值得期许。

  "中国医保覆盖人群已经达到12亿人口。"刘国恩表示,"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医改工作进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预计,基本医疗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相当比重的流动人口,将会在享受到更多的异地就医服务,得到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将会实实在在地从异地结算中得到实惠。"

  老百姓看病扎堆去大型公立医院,因为那里有"最好的医生",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医改中的一个亮点就是鼓励医师"多点执业"。对此,刘国恩很有信心,"我预计,一些城市会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方面迈出步伐。一旦这个工作推动起来,我相信老百姓将会在社区医院看到越来越多以前只能在三级医院、大医院看到的医生。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医改将来的出路是:公立医院+一体化+信息化。只要政府重视,做起来会很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

  由于对"药价虚高"的病症未诊断清楚,《新医改方案》两味新药--药品零差率和基本药物制度的疗效不容乐观。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

  13城市医疗卫生

  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no.1广州

  no.2郑州

  no.3北京

  no.4上海

  no.5杭州

  no.6成都

  no.7西安

  no.8重庆

  no.9武汉

  no.10合肥

  no.11昆明

  no.12呼和浩特

  no.13海口

  教育改革新期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及一系列相关事件,激发了公众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新期待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于靖园

  教育,是个永远保持着高热度的话题。回顾,《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择校热、北大校长推荐制、南方科技大学、代课老师清退……一连串教育关键词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神经。中国教育沉疴依旧存在,但其中也不乏新的改革探索。

  1月,在教育部年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称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使成为教育改革年"。他同时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坏预言: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依旧难以解决

  "学校说,不缺老师了。"李雯曾是兰州城关区一所小学的语文代课老师,兼班主任。她于7月份被清退。离开的当天,学生们跑去办公室哭着求她留下,希望李雯可以一直教到他们毕业。

  ,甘肃因代课老师与公办老师工资相差悬殊和实行一刀切式清退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清退代课老师,是要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质量。但是,针对清退政策,时评人童大焕有自己的看法:"不是说清退代课老师就能提高教学质量,相反,它可能会加速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比如,高质量的教师能不能补上去,西部教育会不会出现空当。"

  ,对于中小学严重的择校竞争,讨伐之声更加激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曾指出,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和择校制度,极大地加剧了教育不公,使得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一种凝固和扩大社会差距的制度。

  去年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上任后不到十天就把第一把火烧向了"择校"问题,他认为择校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在现今的中国,一个学生从6岁长到14岁,身处什么家庭,住在哪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其学习质量。"给学校交了两万元的择校费。"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张洋表示自己也是迫不得已,"朝阳区的小学质量不太好,把孩子送到西城区的小学才放心。"

  "在基本实现普九'有学上'之后,'上好学'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11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当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好预言:高校改革推动教育发展

  7月,北京大学在自主招生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凭中学校长一纸推荐,就有可能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享受降30分进入北大的资格。

  相对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校长推荐制"是一种探索和创新。"小康公共服务调查"显示,尽管有35%的参访者置疑"校长推荐制",但41%的人表示"赞同"。

  "南方科技大学的建立也是一种改革。"曾在80年代参与高校改革的前深圳大学校长罗征启,现在依旧关注着教育界的一举一动。,新创的南方科技大学表示,要通过制订由深圳人大审议通过的《南方科技大学章程》,来确保大学依法自主办学。

  "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1月26日xx在听取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10位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时深有感触地说。

  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国务院总理xx

  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聚精会神地谋划改革,扎扎实实地实施改革,使成为教育改革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

  13城市义务教育

  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no.1杭州

  no.2广州

  no.3上海

  no.4重庆

  no.5海口

  no.6郑州

  no.7昆明

  no.8武汉

  no.8合肥

  no.10西安

  no.11北京

  no.12成都

  no.13呼和浩特后危机时代的就业冷暖

  近期在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两个层面已经出现了与就业有关的利好消息,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对就业的影响仍将持续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苏枫

  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早已在各大高校火热启动,今年的校园宣讲态势与金融危机年相比有着报复性反弹的意味。于是,坏预言对就业形势依旧报以谨慎态度,好预言却看好正在回暖的就业出路。

  坏预言:金融危机影响未消,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

  630万毕业生,另加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新增待就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宏观层面的就业形势很严峻。

  《小康》杂志社对就业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大学毕业生最好的出路依次是当公务员,自己创业当老板,从事记者、律师等专业性强的职业及进垄断国企。

  国家公务员考试超146万人报名,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招录比例达到4224:1.

  "公务员"这个职业到底有多大魅力?小康调查发现,公众认为当前"公务员热"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追求铁饭碗、待遇稳定,就业压力大,追求隐性福利,追求权利,公务员职业声誉高。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围城现象'。"提到现在的"公务员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唐钧说,"很多年轻人进来才发现公务员的工作并不轻松,待遇也没想象的好。"

  唐钧认为,"公务员热"并不正常。"大学生刚从学校出来,朝气蓬勃,第一个选择应该去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比如去创业。"他说,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不会把公务员作为优先选择。他们的第一职业选择是企业家;第二选择是专业人员,公务员排不进前三位。

  历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其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这5%中的4%,广东成功率只有1%,全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占这5%中的3%。这个数预示着"公务员热"暂时不会退烧。

  好预言:企业不会大规模裁员,或将增加用人

  "随着保八目标的实现,的经济形势也会好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认为,经济的增长能为就业提供一个好的基础,再加上国际经济形势也可能在筑底,信心在恢复。

  "鉴于中国经济形势日益好转,企业不会大规模裁员,相反,随着出口的逐步恢复和投资的扩大,企业还会增加用人。"莫荣预言,,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升,新增就业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的水平,失业率也可以控制在4.6%以内的水平。

  近期在宏观政策方面也出现了与就业有关的利好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扩大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就业优先"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得到确立。

  莫荣强调,虽然就业"数量"会实现增长,但是"质量"问题却将依然存在,如30%~40%的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属于灵活就业,部分已就业农民工岗位不稳定,收入降低。

  虽然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但的整体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升,新增就业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甚至超过的水平,失业率也可以控制在4.6%以内。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科学所副所长莫荣

  13城市就业服务

  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no.1广州

  no.2北京

  no.3杭州

  no.4上海

  no.5武汉

  no.6郑州

  no.7合肥

  no.8重庆

  no.9呼和浩特

  no.10成都

  no.11昆明

  no.12海口

  no.13西安

  一号文件助推农民工"入市"

  农民工城市化最大的障碍是住房问题,下一步是把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孙晓青

  对阜新市彰武县苇子沟乡太平村的村民王义来说,是个喜庆的年份,这一年他有两个计划,建房和娶妻。他过得很辛苦,为筹建房款,他四处打工,直到现在都还差两万元。"想四处借借凑凑,等以后打工再慢慢还上,但这年头钱是最难借的。"

  也许王义还不知道,新年伊始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表明,今年农民将可以贷款建房,解决建房难问题。

  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七个中央一号文件。除了农民贷款建房外,还包括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增加"三农"投入、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政策等。

  这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无疑在新年伊始为今年的"三农"工作注了一剂强心针,也将助推农民工城市化进程。

  坏预言:"民工荒"依然难解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农民工就业形势向好。到11月底,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经达到了1.52亿人,高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

  尽管如此,珠三角地区仍面临着企业招工难的局面。据相关媒体报道,在沿海地区,接受过职业培训、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供给严重不足。经济回暖后,东部沿海地区"民工荒"更加突出,而且呈现"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的局面。业内专家指出,新生代农民工更关注薪金高低、企业的前途、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这也加重了民工荒趋势。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不无担心地表示,由于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得太慢,在经济增幅比较快的情况下,旧有的工资水平已经吸纳不到足够的劳动力了。

  "现在企业应意识到提高工资水平的必要性。但对一些企业来说行动已有些迟了。那些靠给员工支付低工资而盈利的企业,只能生存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党国英直言不讳地说。

  好预言:农民工有望获得住房保障

  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此次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将这一群体列入了工作重点。

  据了解,我国目前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有近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相比于父辈,他们对农业不熟悉,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对身份的自我认同趋于模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一号文件时表示,正是这种差异性需要中国的城镇管理政策尽快做出调整,为新生代农民工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融入城镇提供必要的条件。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盛来运在12月《小康》杂志社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指出,农民工城市化最大的阻碍就是住房问题。据调查,目前只有0.8%的农民工自己在城里买了房。此次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党国英对此表示:"一号文件虽然是对过去一些政策的延续,但也确实加大了力度。"此外,近来各省市人大代表也相继建议出台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制度。不难看出,在政策导向下,下一步是城市要增加农民工落户的吸引力,把农民工纳入城市保障体系,和城市居民一样,同等享受保障性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

  的农民工工作将研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推动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我觉得在加快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之中住房是一个更大更难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盛来运

  13城市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no.1上海

  no.2杭州

  no.3合肥

  no.4北京

  no.5郑州

  no.6广州

  no.7呼和浩特

  no.8重庆

  no.9武汉

  no.10成都

  no.11昆明

  no.12海口

  no.13西安

揭西县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3)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4篇

  一、 揭西县建立覆盖全县城乡社会保障网的现状

  1998 年 1 月,《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和《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实施办法》开始实施,揭西县据此于1998年开始在全县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逐步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同时为了加强资金管理,提高配套资金的到位率,广东省人民政府于 1999 年8月下发了《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明确了申请、审批、资金管理、发放等操作程序,为低保资金的透明、公正化运行提供了保证。 在我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完善的同时,我县的社会救助工作也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的《关于解决特困群众“四难”问题的意见》、《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等政策法规文件相继出台。随着解困配套措施的不断落实,低保、五保对象多方面的生活困难得到了有效解决和缓解。 低保、五保工作是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一项新举措,是广大弱质群体所赞誉的一项“民心工程”,低保、五保工作实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宪法第45 条第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是宪法对公民物质帮助权的规定。 我县建立的《揭西县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誉为居(村)民的 “最后一道安全网”。如今, 这道安全网已经覆盖到全县各个范围。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揭西县的低保、五保的覆盖面也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标准也相应提高。

  1998 年,揭西县纳入低保的对象仅有2192户,6374人。XX年该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670户,3769人,低保标准为人月280元,人月均补差 207元,人年均享受保障资金2484元,全县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937万元。农村低保对象共有11207户,26528人,低保标准为人月210 元,人月均补差117元,人年均享受保障资金1404元,全县共发放农村保障金3724万元。救济人数为1998年的4.7倍多;低保资金也大幅增加,1998 年,全县落实财政低保资金才136万元, XX年已增加到了4661万元,约为1998年的29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为了更好地解决贫困人口问题,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揭西县不断增加低保资金的投入,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标准。同时揭西县于XX年全面扩面五保供养范围,在原有930个供养对象的基础上新增五保供养对象1207人,目前已列入五保供养对象的有2164人,其中集中供养222人,人年均供养标准3840元,分散供养1942人,人年均供养标准 3840元,基本达到了应保尽保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该县根据实际,如果仍有村民遭受到天灾人祸的情况,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县民政局救灾救济股将以最快的速度对其进行审核,凡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报县财政局核拨低保金,确保应保尽保。同时,为了进一步帮助低保对象解决医疗难问题,揭西县在XX年至 XX年共下拨了500 多万元医疗救助款,先后为 234555多人次的低保对象实施了医疗救助(含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对他们的治病康复,生活保健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实施低保、五保制度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大力协作下,揭西县低保、五保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实施,低保、五保覆盖面逐年增大,低保、五保制度逐步得到完善。对维护我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风险日益增加的今天,建立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日益迫切,以满足不同阶层困难群众的不同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求,使他们在遭受各种意外和风险时都能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增强其安全感和幸福感,促进人民群众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揭西县低保、五保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随着安全网覆盖面的扩大,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低保、五保也在不断完善,处在不断的变化状态,而低保、五保工作也相应地成为一项动态工作,这就必然会不断出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揭西县低保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低保配套资金的问题突出。 XX 年,按照广东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及《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补助14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低保资金按省确认的居民40%和农村60%的比例给予补助。因此就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预算而言,市县一级的财政预算资金难于足额到位,如此必然会给揭西县完成应保尽保任务带来困难。县级低保资金的运行程序是:财政按上级“配套资金”要求作出预算,因为如果不按要求预算,上级的配套资金可能下不来,但预算资金较大,增加了财政困难。假如在县级经济发展、地方税的征收和财政支出不允许的状况下,则地方负担的那部分低保资金就难于落实。虽然总体看来,揭西县低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县是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每年县财政要拿出好一千多万元作为低保配套资金,切实对县财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第二是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无法实施。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医疗救助经费由县财政按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月增加14%的比例安排医疗救助金,仅此一项,该县每年就需要增加600多万元来作为医疗救助基金,对于贫困县来说切实非常困难。

  第三是揭西县敬老院建设目前难于达到上级的有关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十项民心工程”的部署和要求, “千间敬老院福星工程”的建设是我省“xx”期间的民心工程。但是揭西县现有17个乡镇,建成敬老院17个,敬老院大体可分为二种类型,第一类的院房建设相对较好,可容纳30人左右的集中供养人数,具备各种配套功能的用房,院内环境美观。如金和、五云敬老院。第二类规模较小建筑格局不尽合理,功能用房及设施不配套,院内环境一般,有良田、坪上、灰寨、棉湖、钱坑、南山、上砂、龙潭、京溪园、五经富、大洋、大溪、凤江、塔头、东园敬老院。其主要原因:一是有些领导对敬老院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这是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二是把集中供养五保户当成包袱,认为敬老院人多了,负担重,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控制敬老院的供养人数。三是后续资金缺乏,筹集渠道不畅。大部分乡镇只重视前期建设投入,不重视后期管理投资,致使个别乡镇的敬老院在运行中严重缺乏各种配套设施,几乎将近停止运转。

  三、建立高效的低保、五保工作体系之对策

  社会保障本质上就是对人的基本生存权的一种救济与保障,它从一开始就是应属人权的重要权项的基本内容。人作为一个个体,他是一个社会的人,社会完全有责任对他的基本生存权作一个保障,这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基本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进入 21 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贫富分化的现象也日渐显露: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传统的鳏寡孤独的贫困人口增多,失地、缺少生存手段的农村贫困人口增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建立完善的低保、五保工作制度是民政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最直接的体现,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成,也是增强党和政府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手段。

  政府实行低保、五保制度,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他们纷纷表示“感谢政府”、“制度非常好”、“很了解国家的困难”“是党和社会主义救了我们”,对低保、五保工作充满了感激。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该县的低保、五保标准还比较低,贫困现象也将长期存在,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措施就是不断健全完善低保和五保制度,建立高效的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体系。

  为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有效地维护弱势群体的生活权益,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为总目标,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宗旨,通过加强领导,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和健全机构,推进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的创新,巩固和完善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确保贫困人口无饥寒,贫病人员能及时得到医治。为此,我们要全面完善低保、五保制度和低保人员的医疗救助制度,使保障网覆盖全社会,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并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物价水平等情况,逐步提高低保、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标准。实现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网络化,为达到此项目标,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开展工作:

  (一)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做好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的重要保证。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救助贫困居民的“民心工程”,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进程,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造比较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制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支持这项工作,把低保、五保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程,在低保资金、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上给予实际上的支持。

  民政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多调研、勤汇报,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列为“xx”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绩效的主要内容、重点督办,重点抓落实。

  (二)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增加资金投入 。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低保对象的实际需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县级的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县财政必须进一步加大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资金的投入,确保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建议:一是积极加快敬老院的建设步伐。加快推进“敬老福星工程”建设步伐,改变我县敬老院建设落后局面,开创敬老院建设新局面,结合该县实际情况。今后要尽快落实敬老院的改扩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争取改扩建后达到等级敬老院的标准,提高集中供养率,规模能容纳当地40%以上的五保户集中供养,建成多功能、综合型的农村社会福利中心。二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落实医疗救助资金。为了确保低保资金的落实,必须严格按照《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落实足额低保配套资金,并以此来争取省级财政给予按比例的补助,作为明年的低保资金。

  (三)完善现有低保、五保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新的法规建设 。

  一是要严格落实低保、五保对象家庭备案制度,凡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对象,都要登记造册,分类排队,做到低保、五保对象底数清,情况明。二是严格落实操作规范和公示制度,凡是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随时申请、审核、审批,审批结果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防止优亲厚友。三是严格落实低保、五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办法。统一由银行发放。为了使低保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抓紧研究制定和修订低保、五保工作的规章制度,让关心和支持低保工作的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实现低保、五保工作由行政手段为主,向依法行政为主的转变。

  (四)加大工作力度,抓好低保、五保工作机构的建设。

  加强低保、五保工作机构建设是做好低保、五保工作的关键。目前,揭西县低保、五保对象达 3 万多人,工作对象多、涉及面又广。对低保、五保对象的管理需要复杂的程序和大量的事实数据,现有人员、办公设施和经费都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同时,低保、五保工作需要做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但工作经费没有列入预算,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低保工作的有效开展。要解决以上问题,民政部门要积极及时有效地向当地政府和人事部门请示,争取尽快设立相应机构和办公经费。

  (五)加大检查督促力度,建立低保、五保动态管理考核制度。

  为了确保低保、五保对象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县民政门要组织工作人员到各乡镇村寨,进村入户地进行抽查检查,落实情况将进行通报,对低保、五保及医疗救助的工作情况,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督促检查,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要全面建立和完善低保、五保动态管理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低保、五保工作的汇报、督查、通报制度和奖惩制度。此外,为确保低保、五保制度的建立和有效管理,我们还要对低保、五保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低保队伍的素质。计划按照业务工作需要,不定期举办有关低保业务的各类培训班,以保证从事低保工作的干部职工适应低保工作发展的需要。

  (六)制定合理、发展的保障标准。

  低保、五保供养的保障标准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中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活需求的居民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其制定应参考当地维持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和物价等因素。然而,该县现有的保障标准偏低,难以有效保障不同家庭的基本生活。因此,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低保、五保供养的保障标准,以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七)尝试转变政府职能,引进民间组织的力量共同服务低保、五保对象。

  建立高效的低保、五保工作体系也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完善的办公设施。我们在健全工作机构和完善办公设施的同时,必须保持低保工作机构的精简和管理的效率。其中关键之处是将工作中心从政府下放到社区和民间组织。如果政府直接面对规模扩大、需求复杂的受助对象,必然会不断扩编机构、增加预算,由此导致行政低效率。而依托社区和民间组织,政府则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全局,进行政策调控:可以利用社区和民间组织这个平台,通过政策倡导和鼓励民间组织及社区居民积极引入资源,为贫困群体提供低成本的物资、信息、培训等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达到资源互补和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低保、五保救助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受助低保、五保对象互助合作,促进他们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是控制救济管理成本的有效途径,也将直接减少政府对救济资源的投入,促进自强自立的良好风气形成。

  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在扎扎实实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基础——普遍人权的权利基础、社会公平的秩序基础、社会认同的心理基础、政府转变职能的政治基础,这些,都是发展揭西经济社会,促进揭西和谐发展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构成要件。同时,这一工作开展与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县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更是我们建设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揭西的重要基石。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低保、五保工作能有一个全新的飞跃,标准不断提高,低保、五保和医疗救助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管理不断规范,解困配套措施不断落实,有效地维护弱势群体的生活权益,为维护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调研报告(4)

  一、我市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XX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城乡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统筹城乡就业改革深入推进,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1、城乡一体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面落实积极的扩大就业和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城乡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城乡就业一体化。XX年—XX年,市本级就业政策性投入达10348万元(含小额贷款担保基金),政策促进效应明显。实行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就业援助、就业帮扶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探索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

  2、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显现。围绕实现“5111”创建任务,全面实施以“五大创业行动计划”、“五大创业保障体系”为重点的“xx创业工程”,推进全民创业。到XX年6月,阶段性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两年内,全市促进创业资金投入11.2亿元,培育各类创业基地96家(其中认定市级创业基地58家),创业型镇(街道)创建实现全覆盖,全市净增创业企业13626家(累计企业数量78459家),实现创业带动就业10.5万人。

  3、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积极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XX年—XX年,全市举办各类公共就业招聘活动2106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6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46万人次。落实困难企业“五缓四减三补贴”措施,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XX年-XX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6.3万个;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8万人,其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9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2万人,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到12.9%,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率上升到86.7%(其中“两分两换”试点镇农村劳动力就业率达97.6 %)。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36%。

  4、城乡劳动者技能素质逐步提高。统筹推进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再就业能力。重点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促进“两分两换”人员转移就业。XX年-XX年,全市组织职业培训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2万人,15个“两分两换”试点镇累计培训25.3万人,接受培训率达71.8%。开展外省来禾务工人员素质培训7.8万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3万人。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民社保推进机制基本形成

  1、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可衔接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调整并统一了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费率,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全覆盖。鼓励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鼓励“两分两换”人员参加各类社会养老保障,建立困难人群参加城乡居保补贴办法。到XX年6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84万人;城乡居保覆盖人数80万人;被征地居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人数42.8万人;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率达95.5%。到XX年底,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达1958元/月,城乡居保人均养老待遇水平达300元/月,被征地居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待遇达785元/月。

  2、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补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照顾、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全市已形成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两大体系,XX年6月底,全市已有353.47万人参加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5.99万人;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197.48万人,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5%。同时,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4.5%和65%;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筹资标准达到500元/人.年。全市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也到137.3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达到111.49万人。

  3、失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实施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实行参保人员同一比例缴费、同一标准享受、同一制度管理,基本形成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基本框架。目前,全市失业保险缴费人数已突破90.8万人。同时,在全市建立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现了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的可衔接。

  (三)基层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1、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体系基本形成。XX年12月成立了嘉兴市社会保障事务局,同时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建设,实现了镇(街道)社会保障所(劳动保障所)的全覆盖,并向村(社区)延伸,全市已建立社会保障工作平台1177个,专兼职工作人员达1674人。公共就业信息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建成社会保障市民卡信息系统,目前全市完成制发卡120万张。开发建设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平台,并与省平台实现了对接,实现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医保“一卡通”。

  2、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不断加强。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了基金监管制度,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确保了基金安全。至XX年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结余分别为146.53亿元、35亿元、12.6亿元、2.7亿元和2.41亿元,比XX年底分别增加74.86亿元、19.75亿元、7.8亿元、1.37亿元和1.18亿元,基金支付能力不断增强。

  二、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形势和困难问题

  (一)统筹城乡就业面临新挑战。一是经济增长对就业规模制约增大。一方面,随着我市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将逐步减少,据预测,“xx”时期gdp每增长1%,拉动就业约0.7万人,比“xx”减少约0.1万人。另一方面,城乡劳动者就业再就业任务艰巨。全市每年新增的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需就业的群体达9万人。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存在着“招工难”与“求职难”并存局面。存在这种人力资源供求的“两难”现象。三是就业素质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技能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求职者整体素质还难以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素质就业面临较大困难。据全市15个试点镇监测数据显示,需转移安置就业5335人,这些人员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没有技能等级。四是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有待完善,政策扶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新形势。一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我市已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但各类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仍不强,市域社会保障统筹力度不够。二是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这几年,我市新居民务工人员参保积极性依旧不高,只有35%左右。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力度还需加大。同时,依法扩覆征缴,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感到压力增大,参保扩覆难度较大。三是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连续八年调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但相比事业机关单位养老待遇差距较大,而且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平均水平还低于城乡低保的水平。参保人员的看病贵的问题仍未根本缓解,医疗费用增长控制机制有待完善。

  (三)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新要求。一是基层工作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统筹城乡的发展需要。二是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相对滞后。应用系统建设尚未覆盖所有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尚未实现市域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社保经办服务未延伸到村(社区)。三是社保基金支付存在风险。在五大保险中,养老保险涉及的人员最多,且支付期最长,待遇保障支付刚性最强。到今年6月底,市本级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只有20个月。同时,随着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基金支付压力也在逐年增大,基金积余率逐年下降。

  三、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两富”目标和“三城一市”建设,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主要措施

  1、深化统筹城乡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对现有的就业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并抓住国家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使用范围试点政策的机遇,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扶持力度和待遇标准。统一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劳动者在市域范围内享受平等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二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以充分就业村(社区)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形成创建长效机制。完善城乡人力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人员基本情况清、培训志愿清、就业状况清、社会保障情况清。落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创业增收。深入 “五大创业行动计划”,健全完善 “五大创业保障体系”,形成 “三位一体”的创建工作长效机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巩固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三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做好对职业培训机构的指导,到XX年争取建设2所技师学院,基本建成覆盖全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网络体系。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争使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力都能得到一次免费的职业培训。继续深入开展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每年组织创业骨干培训1500人以上。

  四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继续实施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重点加强城乡零就业家庭和低保家庭的就业保障工作,确保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促进农村劳动力灵活就业和就业增收。

  五是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信息与保障体系。加强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广泛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发展职业中介机构、职业介绍经纪人,探索职业介绍项目化运作模式,提高职业介绍市场化程度。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执法检查,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企业关爱员工、员工热爱企业的“双爱”活动,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城市。

  2、深化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惠及全民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结合贯彻省关于社保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三个政策性文件落实情况,研究制定被征地居民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等配套政策措施,实现各类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推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整合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探索建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办法,强化工伤保险预防工伤、探索建立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的生育保险模式。

  二是加快实现全民社保目标。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重点推进非公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和新居民务工人员的参保扩面工作,继续鼓励农村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增加社会保障,完善困难群体参加社会保障补贴办法,力争在制度、单位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人群的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五费合征”措施,形成促进参保扩面的倒避机制。

  三是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增长与经济增长挂钩机制。实施医疗保险费支付方式改革,稳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报销比例,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完善失业保险金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失业人员价格临时补贴制度。扩大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四是提升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鼓励发展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医疗商业保险,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社会化管理服务。

  3、深化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网格化建设。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在小城镇综改试点镇设立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进一步强化民生保障职能。同时,探索实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网格化管理。围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村(社区)为单位,以服务常住人口3000人为一个网格,将人才开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劳动监察、调解仲裁,以及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职能整合在一起,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一体化,

  二是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专业化建设。配足配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量。探索建立基层工作人员培养、使用机制,畅通人才成厂成长通道,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从事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基层工作人员特定公益性岗位补贴办法,逐步提高工资待遇和保障水平,稳定人员队伍。

  三是推进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市域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金保工程”建设,实现应用系统的业务全覆盖,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市域信息数据的集中统一以及市域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普及推广社会保障市民卡,基本完成市民卡的发放任务。加快市民卡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实现一卡通用。

    相关范文推荐
    • 浅议“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成因及对策(税务)

      浅议“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成因及对策  在我国传统税收理论中,征管工作被认为由征收、管理、稽查三个部分组成。在此三项工作中,征收是指税务机关通过法定程度把应征税款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国库,以实现税

    • 金融危机对非公经济影响调研报告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积极有益的意见和建议。XX年3月份我们利用2周的时间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重点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县非公有制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 2018年八法工作制调研报告

      八法工作制其实就是一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一座连心桥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为了让这座连心桥直通职工群众心中,收到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聚民智、促民富的效果。该团首先从了解和吃透八法工作制精髓入手,

    • 驻村调研报告3篇

      一个月前,我经六安市委以及舒城县委组织部的派遣,在杭埠镇党委组织部周委员的带领下,来到我镇经济开发区朱流圩村开始了作为一名见习村官的生活。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到朱流圩村驻村见习一个月时间已满

    • 平面广告设计调研报告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平面概念: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design",包括很广的设计范围和门类建筑:工业、环艺、装潢、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等,而平面设计现在的名称在平常的表述中却很为难,因为现在学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