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蜡染的拼音
là rǎn

là rǎn
[wax printing;batik]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 * 案。可能 汉 代已有, 唐 代始盛行。
相关范文推荐漠溟的拼音mò míng 漠溟的意思混沌不分貌。 明 张居正 《万寿无疆颂》:“今夫天,茫旻漠溟,澒濛鸿洞,运於於穆之中,超乎非想之外,其纯如此。”
乡丈的拼音xiāng zhàng 乡丈的意思对同乡老年男子的敬称。 明 瞿佑 《归田诗话·锺馗图》:“乡丈 凌彦翀 ,名 云翰 ,号 柘轩 。 至正 间,以《周易经》与 士衡 叔祖同登 浙省 乡榜。”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统録若干曲请正於乡丈 苏东皋 。”
科目资格的拼音kē mù zī gé 科目资格的意思指科第年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自諫官不选天下英才,惟取诸科目资格,上焉不知君国远犹为何事,下焉藉以市恩、报怨、希进。”
旛胜的拼音fān shèng 旛胜的意思旧时立春日的装饰物。多剪纸、绢、金银箔成小旗、人、燕、蝶等形状,挂在花下、贴在屏风上或戴在鬓发上。亦互为馈赠。 宋 范成大 《鞭春微雨》诗:“旛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清 沉初 《西青笔记·纪庶品》:“新正 江 南进掛屏……插细珠串为旛胜於瓶,剧有巧思。”
谴罚的拼音qiǎn fá 谴罚的意思谴责惩罚。 晋 傅玄 《鼙舞歌·明君》:“明君御四海,听鉴尽物情。顾望有谴罚,竭忠身必荣。”《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魏徵 上疏,以为:‘陛下欲善之志不及於昔时,闻过必改少亏於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其不遵约束者,众共谴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