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4篇

发布时间:2020-01-04 来源:心得体会 手机版

  《郑义门》动画形象深入人心,用简易的形式将廉洁奉公的郑义门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下面是范文大全带来的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4篇

  篇一: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世代繁衍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在当地有口皆碑。因为家规传承,郑氏家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郑氏族人自觉以家规为尺,注重自我修为,共同缔造着家族的累世繁盛,也因此,《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

  动画片《郑义门》形成《以法齐家》《家法如山》《教化为先》《俭以持家》等剧集,一幅幅孝廉文化图景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致力为公》篇,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的家规。

  “郑家的规矩”,是“郑义门”的精神支柱——长达168条的《郑氏规范》。这部经数代人创制、增删的家训,将儒家的“孝义”理念,转换为操作性极强的行为规范,涵盖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完整家族管理体系,也成为郑氏族人历世承袭的行事“密码”。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治国从治家开始。

  《郑义门》动画形象深入人心,用简易的形式将廉洁奉公的郑义门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通过这一系列动画的观看,我们于精神层面深受影响。愿秉承郑义门精神,挺起我民族的脊梁。

  篇二: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

  3月14日晚,实验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专题讨论收看廉洁动画片《郑义门》的体会感受,集中学习家风、家规教育。

  郑氏,以孝义治家,自南宋至明代中叶,十五世同居共食,时称义门郑氏,太祖朱元璋亲赐封“江南第一家”。其中,郑氏168条传世家训《郑氏规范》凝聚了中华民族修身齐家的优秀传统文化,《郑义门》正以生动趣味的动漫形式,深入挖掘了这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家风”和“家规”的重要性,寓教于乐,让收看的党员干部、老师们深受启迪。讨论会上,大家联系工作实际,各抒己见,纷纷表示要将《郑义门》中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实验幼儿园园长卢梅梭说:“良好家风不仅仅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的建立,也是全体教师应有的修养。教师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直接影响到校园风气乃至社会风气的大事。《郑义门》是一种创新的宣传教育方式,希望我们的老师可以通过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领略到更深刻的廉洁奉公的道德教义,并在工作生活中实践出来。”

  篇三: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

  全片通过明朝洪武年间,“郑义门”治家的主要事迹。反应“郑义门”以孝义传家的教育思想,师俭,有序的精神内涵和其倡导的“对内严格、对外宽仁”的为人处世方式。以史鉴今,深刻体会“家风”和“规矩”的时代意义,充分宣传“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的重要思想

  剧本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以家规为纬,系统展示郑氏家族的重大活动和郑氏家规的主要内容:明洪武初年,郑义门八世孙郑濂受到老族长郑铉青睐,被推举为新的家长,总管家族事务。

  作为当地大户,郑濂兼任粮长之职,负责为朝廷催送皇粮,但因为天灾,粮食歉收,另一大户曹氏带头抗税,两家结怨。

  郑濂作为粮长进京述职,被朱元璋接见,并亲赐孝义家匾。

  回乡后,郑濂一方面按照家规,对家族内部进行管教,另一方面又严于律己,受到家族和邻居的好评。

  雨季来临,洪水成灾,郑濂积极组织自救,同时按照惯例赈济灾民,渡过难关。

  这时,朝廷责成粮长牵头测绘鱼鳞图册,因为郑濂坚持秉公办事,引起曹家更大不满。郑濂治家有方,朱元璋要求郑家选派优秀子弟出仕。临行前,郑濂苦口婆心,提醒郑浩、郑泽一定要慎独。

  二位上任后,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均在家规的警钟下,保持清醒和清廉。但是,郑濂并没有感到欣慰,因为他从曹家口中,无意得知上次郑家荣获赈灾美名的背后,还有更难堪的隐情。

  郑濂决定亲自去县衙退匾,并且负荆请罪。

  这一举动,让包括曹氏在内的乡邻十分惊叹。

  为了解决洞溪建桥之是,郑濂主动拜访曹家,却意外遇见曹氏族长中毒休克。精通医术的郑濂及时救治,两家误会和积怨也随之化解。

  篇四:郑义门廉洁动画片心得体会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和万事兴。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占地约5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20xx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以孝义治家闻名于世。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今天的郑义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廉政教育基地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国的人文学者和江南人家中,郑义门已经整整闻名了920xx年。它十五世合族同居的奥秘,它被宋、元、明三代正史所传颂的荣光,以及它那部传世家规《郑氏规范》中所蕴藏的“学问”,都被归置在研究者的案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一个江南雨后的下午,我们来到了矗立于浦江之畔的郑氏宗祠。这是一座别有韵味的古式建筑。有记载说它“石柱林立,横梁盈抱”,有亲历者赞其“庭院幽深,别有洞天”,看来这些都并非浮夸之词。移步室内,眼前的一幕幕是如此亲切!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为郑家家谱题写“郑氏家宝”的故事,在导游的娓娓讲述下似乎就发生在不久之前;那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就是他写下了我们早在初中就熟读的文言名篇《送东阳马生序》,作为郑氏家族的朋友和恩师,正是在他的参与和修订下促成了《郑氏规范》的最终成熟;那个我们感佩不已的一代大儒方孝孺,作为郑氏私塾东明书院培育的英才,他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楹联“史官不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家”,就静静地悬挂在祠堂的旁柱上……

  漫步在郑氏宗祠,那一字一句镌刻着《郑氏规范》的木牌,依然还端端正正摆放在祠堂的中央。祠堂的大门开开合合。数百年来,被家规温润的光芒和智慧润泽着的郑氏后人,走出了大宅。环绕着郑氏祠堂,两层三层的江南民居,白墙黑瓦相映,一座接一座向四周铺陈、延展,形成了今天的郑宅镇。还有许多的郑氏族人散布到全国、甚至海外……

  触碰那口悬挂在宗祠左侧的大钟,耳边响起悠远而又熟悉的钟声。回望郑氏义门,那本被视为其家族灵魂的《郑氏规范》,其中的一些条款或许与今天的人们产生了时空上的隔膜和认同上的疏离,但这种以一纸家规将“孝义”精神传承至今的创举,以及蕴藏其中的重教育、尚节俭、睦乡邻、崇清廉的理念,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今天的人们治国治家的启示和借鉴。

    相关范文推荐
    • 读完朝花夕拾的读后感

      《朝花夕拾》长期以来保持着动人的力量,这是和它的高度的艺术成就有关的。下面是范文大全为大家准备的读完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读完朝花夕拾的读后感范文1  自小我所接受教育,告诉我,在所有的

    • 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3篇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精神、严谨科学的态度的学科,同时也是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下面是范文大全为大家准备的小学数学听课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小学数学听课心得

    • 开会心得体会范文_开会感想与体会

      开会了解问题。开会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必修课。开会也是重要工作,是沟通、传达的有效途径。下面是范文大全带来的开会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开会心得体会范文篇一:  今天公司开会了,开始听

    • 防震救灾心得体会范文

      随着重大危害性事故的时有发生,防震救灾,成为我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精心整理的防震救灾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防震救灾心得  一场大地震降临,昔日的美好校园,成了今天的

    • 支教志愿者心得3篇

      支教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支援乡村学校中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下面是范文大全为大家带来的支教志愿者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支教志愿者心得范文1:  人为什么会感到幸福与快